石英玻璃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,在其他玻璃生产中,起加速玻璃熔制,改善玻璃某种性能的原料,称为玻璃的辅助原料,根据它们在玻璃中的作用,可以分为助熔剂,澄清剂,氧化剂和还原剂,着色剂,脱色剂和乳浊剂。
1.助熔剂凡在玻璃配方中加入量不多,而能大大加快熔制速度的原料,称为助熔剂,如硝酸钠,硝酸钾,萤石等。
硝酸钠又称智利硝,硝酸钾又称硝石,它们的融化温度为310-336℃,加热到400℃就分解,在较低的温度下与SiO2发 生作用,从而加快了玻璃的熔制过程。在高温下,硝酸钠,硝酸钾对耐火材料的侵蚀比较严重,所以用量不能太多,一般引入相当于玻璃中的Na2O(K2O)含 量的10%-15%。NaNO3,KNO3同时又是一种澄清剂,在熔制过程中受热分解放出氧气,并能降低玻璃液的粘度,促进了玻璃的澄清和均化。
这两种原料都是强氧化剂,受热能放出氧气,所以最好用密闭容器装,存放在干燥,阴凉之处,不要和易燃物放在一起。
2.澄清剂在玻璃熔制过程中受热分解放出气体,促进玻璃液的澄清和均化的原料,叫做澄清剂。
3.氧化剂和还原剂在玻璃熔制时,能释放出氧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。反之,称为还原剂。属于氧化剂的原料主要有硝酸盐(硝酸钾, 硝酸钠,硝酸钡),氧化铈,五氧化二砷,五氧化二锑。属于还原剂的有碳(煤粉,焦炭粉,木屑),酒石酸钾(KHC4H4O6),氧化锡(SnO2),二氯 化锡(SnCl2。2H2O),金属锑粉,酒石酸(C4H6O6)等。
4.着色剂加入配合料中经过熔制后能使玻璃呈现一定颜色的物 质,称为着色剂。玻璃中的着色剂能对投射到玻璃上的白光进行选择性的吸收,从而改变了透过玻璃光线的光谱组成,使玻璃显示出各种颜色。显色的强弱,与着色 剂的种类及数量有关,也与工艺制度有关。根据着色剂在玻璃中的状态,可把着色剂分为离子着色剂和胶体着色剂两类。